信用卡停息挂账、债务重组被监管点名!
发布时间:2023-03-22 17:24:37人气:

针对非法组织帮持卡人“停息挂账”、“代理维权”的行为,警方、银行以及监管部分正在联合围剿。
近年来,在各类短视频平台以及网站上,出现了很多与信用卡“停息挂账”、“代理维权”有关的信息,主动搜索过关键词的用户,每次都会收到扑面而来的推送。
信用卡代理维权机构打着帮助持卡人减轻债务负担的旗号,替持卡人与银行协商,从而让没有能力全额还款的持卡人能够停止利息。看似在为持卡人考虑的信用卡代理维权机构,背后确是靠着不合规的方式和手段来开展业务。
近日,「支付百科」注意到,中国银保监会北京监管局发布了多则风险提示,提醒用户警惕多类陷阱,其中再次点名了信用卡“停息挂账”、“代理维权”。

银保监会北京监管局在风险提示中提到,用户在购买金融机构产品或享受服务过程中若发生纠纷,可以选择向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部门投诉,或者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。
确有需要的,还可以按照合同约定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诉讼至人民法院,不要轻信“代理维权”“停息挂账”“征信修复”等宣传广告,不要把个人信息轻易提供给“代理维权机构”,更不要参与编造虚假信息、伪造证明材料等“恶意”投诉行为。
此外,有不法分子通过非法“小广告”,声称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或个人信用贷款,一旦用户与其联系后,不法分子即以“手续费”“中介费”“保证金”等虚假理由要求用户连续转款。
据「支付百科」了解,这已不是银保监会北京监管局第一次与信用卡“停息挂账”、“代理维权”有关的风险提示,去年就揭露了非法“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”的四大套路。
信用卡“停息挂账”、“代理维权”的四大套路包括假冒专业人士发布虚假广告、诱导获取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、怂恿消费者恶意“逃废债”、切断正常维权渠道。
随着信用卡发卡量的不断增长,信用卡逾期的用户也在增加。当持卡人信用卡超出还款期后,就要承担本金之外的利息和滞纳金等费用,时间越长费用越高。
由于很多持卡人是经济上突然出现问题,并非没有还款意愿,当银行进行催收时,持卡人也会想办法还款,同时希望银行方面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减免利息。
这种需求的存在,让信用卡“停息挂账”、“代理维权”机构应运而生,市场上做此类业务的公司可能有数百家,一步步发展起来,变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。
利用持卡人想偿还信用卡但不愿意多付利息的心理,信用卡停息挂账的公司或者组织在狂推“停息挂账”概念,宣传时做出各种承诺,最后的效果却不得而知。
通过各类社交、电商平台,信用卡“停息挂账”、“代理维权”机构发布各种各样的广告,不只是线上,还有线下张贴的小卡片,公开售卖服务,并且还会以成功的案例作为样本,吸引持卡人合作。
做信用卡“停息挂账”、“代理维权”业务的机构,表面上看像是专业的法务团队,实际上没有任何的资质,很多人员都是伪装成律师、银行员工等身份,让持卡人产生信任。
当持卡人确定意向时,相关机构就会安排人员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,制定个性化的偿还方案,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,大多数公司的收费标准在5%至10%左右。
具体操作中,信用卡“停息挂账”、“代理维权”机构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来施加压力,甚至会向监管部门恶意投诉和举报,达到收取高额手续费的目的。即便如此,也不一定能够成功,很多协商的结果都是失败,持卡人支付的手续费却无从退回。
有从业者向「支付百科」表示,有的做信用卡停息挂账业务的公司能达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,内部分工明确,不仅有人研究金融法规,还有专门进行维权的人员,各司其职。
越来越多的恶意投诉,让银行方面有了应对的方法和经验,信用卡“停息挂账”、“代理维权”机构处理成功的几率大大降低。与此同时,监管部门正在加大打击力度,压缩非法机构的生存空间。
推荐资讯